瞿金平(Qu Jinping),男,漢族,湖北黃梅縣人,1957年生。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首批特聘教授,國家"863"計劃高性能結構材料主題專家,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加工工程全國重點學科帶頭人,曾任華南理工大學副校長。
1982年獲華南工學院(現(xiàn)華南理工大學)工學學士學位,1987年獲華南理工大學工學碩士學位,1999年獲四川大學工學博士學位,1992年晉升為教授,1996年被批準為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材料加工工程)和輕工機械(機械設計及理論)兩個博士點的博士生導師。1998年創(chuàng)立華南理工大學聚合物新型成型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并兼任中心主任,2000年創(chuàng)立華南理工大學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并兼任實驗室主任。1994年起先后兼任《國外塑料》副主編、《塑料機械》副主編、《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編委、《中國塑料》編委、《塑料工業(yè)》編委、《塑料》編委、《工程塑料應用》編委、廣東省發(fā)明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塑料加工協(xié)會理事、中國改性塑料專業(yè)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新材料研究學會副理事長。
研究方向: 高分子材料先進制造技術及裝備
①聚合物成型加工新技術及理論
②高分子材料加工過程動力學
③聚合物加工過程中高分子物理化學
科研領域及成就:
主要從事聚合物成型理論及裝備的研究與教學。首次提出振動力場作用下聚合物動態(tài)塑化成型原理及方法;發(fā)明并研制成功塑料電磁動態(tài)塑化擠出設備、混煉設備、注塑設備;在理論上基本探明了振動力場對聚合物加工過程中行為與響應的作用機制及對聚合物結構與性能的影響規(guī)律;提出并實現(xiàn)了振動力場作用下聚合物動態(tài)反應擠出的工程技術方法及設備。研究工作被國內外專家認為取得了在國際上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成果,是聚合物成型方法及設備的重大突破,將導致傳統(tǒng)設備的更新?lián)Q代。
主持并完成國家級火炬計劃預備項目、國家"863" 計劃、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相關工程配套項目等30多項, 獲得國家、部、省級鑒定成果11項,其中7項成果由科學院士和工程院士等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屬國際領先水平。"聚合物電磁動態(tài)塑化擠出方法及設備"先后獲得中國、美國、日本、歐洲等8個國家和地區(qū)發(fā)明專利權;"電磁式聚合物動態(tài)注射成型方法及裝置"先后獲得中國、美國、俄羅斯、歐洲等11個國家和地區(qū)發(fā)明專利權。1995年獲得專為世界各地在制造業(yè)做出特殊貢獻的華裔科學家而設立的蔣氏科技成就獎(Chiangs Technology Achievement Award)。"塑料電磁動態(tài)塑化擠出方法及設備" 1995年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特等獎、1997年獲得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和中國專利發(fā)明創(chuàng)造金獎,"聚合物動態(tài)反應加工技術及裝備"2001年獲得"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優(yōu)秀科技成果獎,"SJDD系列塑料電磁動態(tài)塑化擠出設備"2001年獲得中國高?茖W技術進步一等獎,"聚合物電磁動態(tài)塑化注塑方法及設備" 2002年獲得教育部技術發(fā)明一等獎。"電磁式聚合物動態(tài)注射成型方法及裝置"獲得2003年度中國專利優(yōu)秀獎、2004年度廣東省專利金獎及2005年度第十五屆全國發(fā)明展覽會金獎,"螺桿一線式聚合物脈動塑化注射成型設備"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八芰蟿討B(tài)成型加工技術與裝備” 獲200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新裝備己由多家機械制造廠生產銷售,在國內近30個省市推廣應用3879臺(套),部分出口到國外,近3年新增利潤1.40億元,新增稅收4877萬元,創(chuàng)收外匯3509萬美元。另外,新設備在塑料制品行業(yè)廣泛應用,以413家企業(yè)推算,為企業(yè)新增利潤20.55億元,為國家新增稅收約6.2億元,節(jié)支總額為6.57億元。
近年來在《POLYMER-PLASTICS TECHNOLOGY & ENGINEERING》、《PLASTICS RUBBER AND COMPOSITES》、《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中國塑料》等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fā)表論文100多篇,主要論文有《聚合物塑化擠出新概念》、《Plastic Electromagnetic Dynamic Plasticating Extrusion Machine》、《振動場強化聚合物塑化注射成型技術研究》、《Study on the Pulsating Extrus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lymer Melt through Round Sectioned Die》、《New Performance of Filled Polymer Systems under the Dynamic Extrusion Processing》、《聚合物熔體振動擠出過程的瞬態(tài)網絡結構模型》等。出版專著《聚合物動態(tài)塑化成型加工》(科學出版社)、譯著《反應擠出---原理與實踐》(化學工業(yè)出版社),主編《聚合物成型原理及成型技術》(化學工業(yè)出版社)和《注塑、模壓工藝與設備》(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主講機械過程及其控制理論、聚合物動態(tài)加工理論及過程控制、高分子材料成型過程模擬、材料科學與工程進展等課程。在材料加工工程和機械設計及理論兩個學科招收和培養(yǎng)研究生,指導碩士研究生51名、博士研究生27名。
1992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特殊津貼,1994年被評為廣東省先進工作者,1995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1995年入選國家教委跨世紀人才計劃,1996年被廣東省委授予廣東省優(yōu)秀中青年專家稱號,1996年獲第三屆中國青年科學家獎,1997年入選廣東省"千百十"人才工程計劃(國家級培養(yǎng)對象);1997年獲廣東省首屆優(yōu)秀青年科學家獎;1997年獲國家級"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999年被廣東省評為南粵杰出教師;2001年獲得"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突出貢獻者"獎;2001年獲得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人才計劃先進個人特等獎;2001年科學技術部、財政部、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突出貢獻者獎。2004年獲廣東省優(yōu)秀專利發(fā)明者。
學術梯隊:
瞿金平教授在科學研究方面,有一支以以特聘教授瞿金平為首,以博士、碩士等一批中青年教師為骨干的來自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成型機械及加工、自動控制、計算機等學科組成的研究隊伍,建設有目前華南地區(qū)高分子材料與加工領域技術水平最高、規(guī)模最大、配置完整的分析、實驗中心,已承擔了數(shù)十項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并正在研十余項處在學科先沿的重大研究課題,這為培養(yǎng)碩士、博士研究生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和堅實的保障。
培養(yǎng)研究生方向:
培養(yǎng)碩士生研究方向:
080203機械設計理論:
①輕工機械設計與理論;②機械裝備自動控制理論及應用③生產過程智能控制技術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①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及計算機應用②高分子材料加工過程CAD/CAE③聚合物成型過程的計算機建模與仿真。
培養(yǎng)博士生研究方向:
080203機械設計理論:
①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新理論與新裝備②聚合物加工過程控制理論與系統(tǒng)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①聚合物加工動力學及建模仿真②高分子復合材料加工中的物理與化學
通訊資料:
通訊地址:廣州華南理工大學聚合物新型成型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510640
E-mail:jpqu@scut.edu.cn
|